比特币再背后买入疯狂大鳄的市高机构创新场暗流
当比特币价格突破38000美元大关时,整个加密圈都沸腾了。作为经历过多次牛熊转换的老韭菜,我不得不说这次上涨的逻辑确实不太一样。 还记得2020年MicroStrategy首次宣布将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时,华尔街投行们那副不屑的表情吗?如今这家商业智能公司已经囤积了惊人的174,530枚比特币,平均成本价30,252美元。这让我想起了当年中本聪挖矿时的场景 - 谁能想到企业也会成为比特币的"钻石手"?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11月底的一波操作:先是通过股票融资7.5亿美元,转头就砸下5.93亿美元买入16,130枚比特币。这种"借钱也要买币"的疯狂举动,像极了2017年牛市时散户们的狂热,只不过这次主角换成了上市公司。 Tom Emmer这位国会议员最近的发言很有意思。他把CBDC比作"数字监控工具",这让我想起了微信支付的实名制。确实,当央行可以追踪每一笔交易时,我们还有隐私可言吗? 但更值得玩味的是他对稳定币的态度 - 既要监管又要发展。这就像在走钢丝,毕竟Tether这些稳定币背后的问题已经困扰市场多年。作为一个经历过USDT暴雷恐慌的老韭菜,我特别能理解监管的必要性。 贝莱德这个华尔街巨头的操作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商业博弈。他们先是强硬地坚持实物模式,然后又巧妙地提出"修订版"方案。这种打太极的谈判技巧,让我想起了当年比特币分叉时Core开发组和矿工们的角力。 SEC的态度转变也很有意思 - 从最初的坚决反对到现在公开征集意见。这让我不禁怀疑,是不是灰度胜诉后,监管机构终于认清了现实?毕竟在华尔街面前,连SEC也得掂量掂量。 看着比特币4小时图上那个漂亮的上升通道,我的手指已经在键盘上蠢蠢欲动了。38000美元的阻力位就像一层窗户纸,而RSI指标显示市场还远未到狂热阶段。 记得2019年那次假牛市吗?当时所有人都在喊"这次不一样",结果...所以现在我更关注的是机构资金的持续性。毕竟,当MicroStrategy这样的公司都在不断加仓时,或许真的到了该认真考虑布局的时候了。 不过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在这个市场里混久了就会明白:预测价格是最没意义的事。重要的是理解市场情绪背后的逻辑 - 而现在,从企业囤币到ETF博弈,所有的信号都在暗示:加密货币正在走进主流金融的视野。MicroStrategy的豪赌:企业级囤币模式
监管风云:CBDC与稳定币的博弈
ETF拉锯战:贝莱德的"太极"策略
技术面分析:牛市的脚步声?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BMNR的资本魔术:揭开股权稀释的真相
- 比特币或将迎来完美风暴:专家揭示惊人上涨规律
- 比特币之父的幽灵重现:一场加密世界的真假迷局
- 足球巨星C罗进军NFT领域,与某安推出珍藏级数字藏品
- 深夜操盘手记:以太坊45点完美止盈背后的交易哲学
- ARB真要凉凉?深度剖析Arbitrum困境与出路
- 当Web3遇上华尔街:一场关于未来互联网与投资的深度对话
- DeFi借贷革命:从Curve的突破到未来的金融新格局
- 智能合约语言之争:老牌Solidity与新锐Rust的终极对决
- Big Time代币引爆市场:一款真正能玩的3A链游来了
- FTX惊天骗局:创始人亲口承认保险基金造假内幕
- 强强联手!UneMeta与Bitget Wallet开启Web3内容新纪元
- 币市风云录:11.28比特币以太坊行情深度解读
- Web3社交金融浪潮来袭:从TimeStore看数字经济新生态
- JPEX风波之后,香港加密之梦依然可期
- 比特币投资: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财富游戏
- 加密世界风云录:当比特币市值超越谷歌的那些事儿
- 市场寒冬中的惊涛骇浪:以太坊大鳄们正在撤离?
- 以太坊2000美元魔咒:为何屡屡碰壁?
- FTX惊魂夜:一群精疲力尽的员工如何从黑客手中抢回10亿美元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