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暴跌们该特币恐慌当比还是,我抄底
凌晨三点,我盯着手机屏幕上的K线图,心跳加速。比特币价格就像坐过山车一样,瞬间跌破了35000美元心理关口。作为经历过2018年大熊市的老韭菜,这种场景实在太熟悉了。短短24小时内,8.7%的跌幅让那些高杠杆追涨的玩家爆得连渣都不剩,3亿美元的爆仓数据看得人头皮发麻。
为何CPI利好却迎来暴跌?
说来讽刺,这次暴跌居然发生在CPI数据向好的背景下。那天晚上,美国公布的通胀数据让整个华尔街都沸腾了,美联储可能结束加息的预期让美股集体狂欢。可就在大家以为币圈也要跟着吃肉的时候,比特币却在36700美元的位置突然调头向下,活生生演了一出"利好出货"的戏码。
我认识的一个做合约的朋友,当时正在夜宵摊上吹嘘自己"精准抄底",结果半夜就收到了爆仓短信。这让我想起华尔街那句老话:"市场总会用最痛的方式教育最自信的人。"
暴跌背后的三重玄机
仔细分析这次下跌,我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首先,连续上涨积累了太多获利盘,就像绷紧的橡皮筋,随时可能反弹伤人。其次,比特币ETF获批的预期被过度炒作,很多机构都在等待利好兑现后套现。最讽刺的是,昨晚连空单都在逃跑——这说明市场情绪已经混乱到极点。
记得2017年牛市末期,也是这样的场景。当时我有个同事在2万美元高点all in,结果现在提起比特币还会胃疼。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惊人地相似。
技术面透露的关键信号
从图表来看,比特币在35000美元附近形成了强支撑。那个在4小时图上若隐若现的看涨趋势线,就像黑暗中的萤火虫,给死多们留了最后一点希望。但说实话,这种时候技术指标经常失灵——去年LUNA暴雷前,各项指标还都是买入信号呢。
现在最关键的37,000美元阻力位,就像当年高考的重点线,突破与否决定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我个人更倾向于在32000-35000区间分批建仓,毕竟谁也不知道SEC会不会又搞出什么幺蛾子。
现货ETF:天使还是魔鬼?
所有炒币的都在盯着11月17日这个deadline。贝莱德的ETF要是真批了,可能会引发机构FOMO;但万一被拒...算了,这种画面太美我不敢想。我认识的一个华尔街交易员私下说,他们办公室已经准备好了两套方案,就等SEC最后摊牌。
有意思的是,就在大家讨论ETF的时候,很少有人注意到明年4月的减半行情。根据以往经验,真正的狂欢往往发生在减半后6-12个月。这就好比知道春节肯定要放假,但具体哪天买返乡车票最划算,才是真正的学问。
普通投资者的生存指南
说实话,现在入场就像在雷区跳广场舞。我的建议是:
1. 永远只用闲钱投资,记住那句"你惦记利息,庄家惦记本金"
2. 选择靠谱的交易平台,比如支持法币通道的BiyaPay
3. 学会用海外账户隔离风险,别等银行卡被冻了才后悔
4. 记住所有KOL都是故事大王,包括正在写这篇文章的我
最后送大家一句我在币圈悟出的真理:牛市赚钱靠运气,熊市活下来靠实力。现在这个节点,或许最该做的是关掉行情软件,好好睡一觉。毕竟,活得久的投资者,才能等到属于自己的时代。
(责任编辑:热词)
-
又是惊心动魄的周末行情!作为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不得不说这个周末的市场走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以太坊一枝独秀直接拉盘,而比特币却选择低调下行,这种分化行情让不少投资者直呼看不懂。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波行情背后的逻辑,以及我个人对后市的一些看法。关键消息面解读首先我们来看看影响市场的重要消息:欧洲央行持续关注通胀问题,这让我想起去年他们加息时的市场恐慌;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降到75%,这个数字比... ...[详细]
-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最近区块链圈子里关于RWA(真实世界资产)的讨论越来越热了。说实话,作为一个在金融科技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最感兴趣的还是RWA在环保领域的实际应用场景。碳信用代币化:透明化的双刃剑记得去年参加一个环保论坛时,有位环保组织的负责人跟我诉苦:"现在碳信用市场最大的痛点就是缺乏透明度,我们根本不知道这些碳信用到底是真是假。"这个问题确实很棘手。区块链技术恰好能解决这个问题,... ...[详细]
-
8月的第一天,香港金融圈发生了一件大事——稳定币监管新政正式落地。这个消息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加密社区激起了一圈圈的涟漪。作为一个从2017年就开始关注数字货币的"老韭菜",我不禁要感慨:时代真的变了。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新政一出,不少业内朋友都在朋友圈刷屏庆祝,说什么"香港加密春天来了"。但我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记得去年参加香港金融科技周时,就听一位监管层人士私下说:"我们不是... ...[详细]
-
最近我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就在普通人还在争论比特币靠不靠谱的时候,那些精明的机构玩家已经悄咪咪地展开了一场"数字黄金"争夺战。说起来你可能不信,现在市面上流通的比特币都快被大企业买断货了!这让我想起2017年那波牛市,当时散户疯狂入场,而这次的主角完全是机构大佬们。企业囤币狂潮:比我们想象的更疯狂你知道吗?现在上市公司手里持有的比特币数量已经超过140万枚了。这个数字可能比较抽象,换个说法:... ...[详细]
-
最近一个月比特币的表现简直让人眼前一亮,价格飙升25%,一举突破35000美元大关,创下17个月来的新高。作为一名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不得不说这次行情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市场对比特币现货ETF即将获批的乐观预期。说实话,SEC这次的态度确实耐人寻味。先是各种推迟决定时间,后来又放弃了对Grayscale裁决的上诉,这些信号都在暗示:比特币现货ETF获批很可能就在眼前。摩根大通最新报告也给... ...[详细]
-
每当看到身边那些做事稳扎稳打的同事朋友,我都会陷入沉思。稳健这个特质,在现代职场中到底意味着什么?它是保护伞还是绊脚石?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稳健的正面价值记得去年公司研发新产品时,市场部小王和新来的小李形成了鲜明对比。小王总是反复推敲每个细节,确保万无一失;小李则恨不得明天就让产品上线。最终,正是小王的稳健作风避免了一场潜在的公关危机。这个故事让我明白,稳健往往意味着深思熟虑、降低风险。在经济领... ...[详细]
-
Hyperliquid:一个草根项目如何逆袭成为DEX巨头?
加密货币圈子的残酷众所周知,90%的项目活不过三年。但Hyperliquid这个"愣头青"却用不到两年时间,硬生生在DEX战场杀出一条血路。当我第一次看到它突破万亿交易量时,说实话,下巴都快惊掉了。这不是简单的运气好,而是一个教科书级的创业故事。一、差异化生存:不跟风才是真聪明记得2023年那会儿,整个圈子都在跟风搞Layer-2扩容,活像个复读机大会。Hyperliquid的CTO当时跟我喝咖啡... ...[详细]
-
说真的,作为一个从2013年就开始关注加密领域的老韭菜,这个问题让我感慨万千。记得当年第一次用比特币买披萨时那种兴奋感,仿佛看到了未来金融的曙光。可十五年过去了,我们有了上千种代币、数百条公链,但至今还没出现一个像微信或支付宝那样真正融入普通人生活的加密应用。加密世界的"基建狂魔"时代这十五年,加密圈简直像个狂热的建筑工地。从比特币的"数字黄金"概念开始,到以太坊的智能合约革命,再到DeFi和NF... ...[详细]
-
作为一个在这个圈子摸爬滚打多年的老人,我亲眼见证了出入金环境的巨大转变。还记得2017年那会儿,大家最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找熟人更靠谱",现在想想真是天真得可爱。为什么我劝你别再冒险找熟人?上个月刚听一个朋友诉苦,他在"老熟人"那里做USDT兑换,结果银行卡直接被冻了三个月。更气人的是,这个所谓的老熟人在出事后直接玩起了消失。这种故事我听得太多了,每次都觉得既心疼又无奈。其实仔细想想就能明白:那些... ...[详细]
-
Hyperliquid:一个草根项目如何逆袭成为DEX巨头?
加密货币圈子的残酷众所周知,90%的项目活不过三年。但Hyperliquid这个"愣头青"却用不到两年时间,硬生生在DEX战场杀出一条血路。当我第一次看到它突破万亿交易量时,说实话,下巴都快惊掉了。这不是简单的运气好,而是一个教科书级的创业故事。一、差异化生存:不跟风才是真聪明记得2023年那会儿,整个圈子都在跟风搞Layer-2扩容,活像个复读机大会。Hyperliquid的CTO当时跟我喝咖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