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 > 一于区 安讨块链的深度探未来之争场关全性

一于区 安讨块链的深度探未来之争场关全性

2025-09-23 16:02:15 [新品] 来源:链桥财经

在区块链世界里,关于Rollup是否"继承安全性"的争论从未停止。推特上的口水战可能永远不会结束,但剥开这些语义之争的外壳,我们会发现这些讨论触及了一个核心问题:Rollup的真正价值在哪里?

作为一名长期研究区块链经济的专家,我认为这些争论实际上反映了行业对未来的不同构想。Rollup是否会完全取代L1?Solana这样的L1能否转变为L2?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指向同一个核心——安全性。

重新定义Rollup的安全边界

在日常讨论中,我们常常随意使用"安全"这个词,但很少有人能给出精确的定义。这就像在金融市场上谈论"风险"一样,每个人似乎都理解,但理解的程度却各不相同。

让我们从一个实际的例子开始理解Rollup的本质。想象一下,Rollup就像是在一个大型商场(主链)里开设的专卖店。这家专卖店虽然有自己的经营规则(自定义状态转换函数),但它必须遵守商场的整体管理(共识和数据可用性)。这就是Mustafa给出的定义的精髓所在。

James Prestwich的定义则更加抽象,他认为Rollup是通过特定状态转换函数选择加入另一个共识机制,同时保留超集状态的一种方式。这两个定义都强调了Rollup的一个关键优势:在不依赖验证桥的情况下构建跨链桥接。

Rollup与跨链桥的微妙关系

跨链桥就像是两个商场之间的穿梭巴士。要让A商场(Target链)相信B商场(Source链)确实发生了某些交易,反之亦然。理想情况下,我们希望这种通信是双向的,并且具有高度的安全性。

在传统的跨链桥设计中,我们通常会遇到一个悖论:要确保完全的安全性,就需要运行对方链的完整节点,这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大规模实现。这就好比要求每个商场的保安都必须完全了解另一个商场所有店铺的运营细节。

以太坊Rollup的安全模型

让我们通过一个假设的案例来理解Rollup的安全机制。假设以太坊已完成以下升级:- 执行区块带有有效性证明- 实现了完整的数据可用性采样(DAS)- 执行层数据发布到数据层- 提供完整的共识证明

在这种情况下,运行一个基于以太坊的Rollup完整节点就像是在一个高度透明的环境中经营。节点需要验证:- 以太坊的共识(任何轻节点都可验证)- 数据可用性(通过采样检查)- 状态有效性(通过zkEVM证明)

这种设计的美妙之处在于,它让Rollup节点不仅能够确认区块已被签署,还能确认这些区块确实有效。这就避免了类似"凭空创造ETH"这样的无效状态转换。

模块化与单片区块链的界限正在模糊

在业内,我们常常简单地将区块链分为"模块化"和"单片"两类。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以太坊和Celestia常被称为"模块化"区块链,因为它们将执行外包给Rollup,但它们本身也独立负责自己的共识、DA和执行。

Vitalik在《终局之战》中提出了一个深刻见解:通过添加DAS和有效性证明,传统"单片区块链"最终可能看起来像一个"内置Rollup"。同样,一个成功的Rollup可能最终会与主链合并。这种界限在极端情况下会变得模糊。

安全性的五个维度

基于Sreeram的框架,我们可以将安全性分解为五个关键属性:1. 账本增长(系统能否持续产生新区块)2. 抗审查(系统能否抵抗交易审查)3. 抗重组(系统能否抵抗历史记录篡改)4. 数据可用性(数据是否真实可用)5. 状态有效性(状态转换是否有效)

这些属性共同构成了我们对区块链安全性的整体认知。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确认规则在这些属性上可能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安全特征。

Rollup安全性的现实意义

在现实中,Rollup为用户提供了安全性的选择权。就像在现实生活中,买咖啡和买游艇需要不同的安全确认级别一样,区块链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确认规则。

例如,一个进行小额交易的用户可能选择信任定序器的快速预确认,而进行大额交易的用户则可能等待主链的最终确认。这种灵活性正是Rollup设计的精妙之处。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Rollup的安全性实际上是一种"租赁"关系而非"继承"关系。Rollup需要为其使用的资源(如数据可用性)支付持续成本,这种关系可以被任何一方终止。但真正有价值的是,Rollup可以让用户获得与其主链相当的安全保证。

展望未来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演进,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个更加多元化的安全生态系统。不同的链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安全模型,而用户则可以根据交易的重要程度选择适当的安全级别。

最终,这场关于Rollup安全性的讨论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它反映了我们对区块链未来形态的不同构想。在这个快速发展的领域里,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安全性永远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而Rollup正在为我们提供更多元化的安全选择。

(责任编辑:数据)

推荐文章
  • 重磅!招行打破传统金融边界 香港加密交易市场迎来国家队

    重磅!招行打破传统金融边界 香港加密交易市场迎来国家队 谁能想到,银行业巨头招行会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在上周,招行在香港的子公司招银国际证券突然宣布上线加密货币交易服务,这个消息在金融圈炸开了锅。银行业巨头的"破冰"之举说实话,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条消息时,下意识揉了揉眼睛。要知道在我们的印象中,传统银行对加密货币向来是避之不及的态度。但招行这次不仅做了,还做得相当漂亮。我仔细研究了他们的公告,发现招银国际这次拿到了香港证监会颁发的虚拟资产服务商牌照。... ...[详细]
  • NFT周报:市场寒冬中的那些事儿(10.2-10.8)

    NFT周报:市场寒冬中的那些事儿(10.2-10.8) 朋友们好啊,又到了我们每周盘点NFT市场的重要时刻。这周的市场表现真是让人喜忧参半,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魔幻世界里又发生了什么新鲜事。市场风云变幻说实话,当我看到OpenSea九月份7300万美元的交易额时,差点把咖啡喷出来。这可是2021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啊!相比8月份1.08亿的"惨淡"业绩,又暴跌了32.7%。不过转念一想,人家累计交易额好歹也超过了361.8亿美元,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是?... ...[详细]
  • REITs基金——澳门金融创新的下一个风口

    REITs基金——澳门金融创新的下一个风口 10月11日的澳门旅游塔格外热闹,一场关于REITs基金与澳门金融未来的思想盛宴正在这里上演。这场由澳门证券基金行业协会牵头举办的论坛,可不是普通的学术会议,而是聚集了两地金融精英的顶级头脑风暴。一场关乎澳门金融未来的深度对话说实话,作为一个经常参加金融论坛的老兵,我对这次活动的规格还是有些惊讶的。珠海市金融工作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金融发展局这些重量级单位都来站台,更不要说现场来了近200位金融... ...[详细]
  • 从防弹玻璃到金融科技帝国:一个哥伦比亚人如何让巴西银行颜面扫地

    从防弹玻璃到金融科技帝国:一个哥伦比亚人如何让巴西银行颜面扫地 我至今还记得David Vélez第一次向我描述他在巴西开银行账户时的场景。那简直像是一部黑色幽默电影:一个西装革履的金融精英,被困在银行的防弹玻璃后面,周围站着荷枪实弹的警察,一等就是好几个小时。"你能想象吗?"他苦笑着对我说,"在21世纪,开个银行账户还要像探监一样。"创业灵感源于糟糕的用户体验Vélez的故事始于2012年,当时这位哥伦比亚裔投资人刚从硅谷知名风投红杉资本离职。作为私募股权老... ...[详细]
  • 狂欢时刻!8700美元利润落袋为安

    狂欢时刻!8700美元利润落袋为安 朋友们,你们看到了吗?凌晨这波行情简直漂亮得让人拍大腿!作为一个在这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不得不说这次下跌完全在预期之中。记得昨晚还在群里提醒大家:技术指标已经发出明确信号,市场就要变天了。精准预测带来丰厚回报以太坊30个点的利润,比特币500点的收益,两单加起来足足8700美元!这种行情一年也就那么几次,能抓住的都是有准备的人。我特别为那些跟单的朋友感到高兴,你们的信任没有白费。说实话,在加密... ...[详细]
  • 区块链模块化的十字路口:一场关于未来的深度思考

    区块链模块化的十字路口:一场关于未来的深度思考 每次看到新的"以太坊杀手"出现又消失,我总忍不住想起那句老话: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区块链不可能三角就像悬在公链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十余年来始终无人能够真正破解。Mustafa Albasan提出的模块化区块链理念,也许是我们最接近突破的一次尝试。模块化思维的诞生2018年那个深夜,当Mustafa Albasan和Vitalik在咖啡杯旁写下《数据可用性采样和欺诈证明》时,他们可能没想到这会成为... ...[详细]
  • SBF前女友法庭大揭秘:一个野心家的双面人生

    SBF前女友法庭大揭秘:一个野心家的双面人生 说实话,当我看到卡罗琳·埃里森站在证人席上的那一刻,就知道这场大戏终于要迎来高潮了。这位28岁的斯坦福高材生,曾经是SBF最亲密的伴侣和商业伙伴,如今却成了击垮这个加密帝国的关键证人。权力游戏: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卡罗琳在法庭上毫不留情地揭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他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这句话简直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直接刺向SBF精心构筑的"我只是个技术宅"的人设。想想看,FTX和Alameda... ...[详细]
  • 熊市尾声还是牛市开端?一位老韭菜的深度思考

    熊市尾声还是牛市开端?一位老韭菜的深度思考 最近的币圈实在太安静了,安静得让我这个老韭菜都有点不适应。记得去年这时候,各种群聊里都是热火朝天的讨论,而现在呢?只剩下焦虑和怀疑在空气中飘荡。说实话,这时候最能考验投资者的定力。作为一个经历过三轮牛熊的老玩家,我的建议很简单:囤住比特币。这不是心血来潮的想法,而是基于历史数据和自身经历得出的结论。BTC的周期性简直就像时钟一样精准:创新高→暴跌80%→两年修复→再创新高。不信你翻开K线图看看,这... ...[详细]
  • 历史轮回:从股票到加密货币,401(k)养老金的新冒险

    历史轮回:从股票到加密货币,401(k)养老金的新冒险 2025年的夏天,华尔街燥热的空气中弥漫着变革的味道。特朗普总统的一纸行政令,让401(k)这个传统退休金计划突然变得时髦起来——私募股权、房地产,还有最具争议性的加密货币,都被装进了这个"老古董"的篮子里。大萧条时代的保守投资观记得我祖父那一辈,养老金就是每个月雷打不动的那笔钱,就像老式座钟一样可靠。20世纪初的美国企业,把员工退休金都锁在政府债券和优质公司债券这些"保险箱"里。当时华尔街流传着... ...[详细]
  • 当比特币沉睡时,资金都去哪儿了?

    当比特币沉睡时,资金都去哪儿了? 最近我一直在研究比特币市场的资金流向,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说实话,现在的情况就像是在看一场慢动作的金融市场大片——大家都在观望,谁都不愿意先出手。沉睡的巨人你知道吗?现在有超过1480万枚比特币躺在钱包里睡大觉,这些"睡美人"在过去5个月里就一动不动。这个数字占了总量的76%以上!想象一下,每4枚比特币里就有3枚正在"冬眠"。这让我想起2018年熊市时的情景,那时候比特币也是这么懒洋洋的。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