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能行液流业迎突围靠低电池折键转成本储来关
说实话,这两年最让我感到兴奋的就是新能源行业的变化。记得三年前大家还在讨论低碳转型,现在"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储能技术就像能源界的"调节器",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不得不说,国家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确实给力。《"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等文件密集出台后,我们能看到储能行业明显加快了发展步伐。今年上半年投运项目数量直接翻倍,850个新项目落地,累计装机突破20吉瓦。这让我想起当年光伏行业爆发式增长的场景,历史似乎正在重演。 在众多储能技术中,液流电池一直给我一种"优等生却不得志"的感觉。它的安全性、循环寿命、扩容灵活性都很出色,特别是电解液可循环利用这点,简直就是环保模范生。但现实很骨感,高昂的成本让它始终难以大规模铺开。这就好比一个学霸因为学费太贵上不了大学,实在可惜。 不过最近有个好消息。纬景储能选择的锌铁液流电池路线,让我看到了破局的希望。他们的"超G工厂"投产后,6吉瓦时的年产能可不是闹着玩的。这让我想起特斯拉建超级工厂时的情景,规模效应一旦形成,成本下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葛群董事长提出的"两毛钱度电成本"目标确实令人振奋。但作为一个在能源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人,我深知这个挑战有多大。好在他们采取了多点布局的策略,广东、山东等地的生产基地陆续建成,这种"广撒网"的战术很明智。 说实话,我最看中的是锌铁液流电池的"灵活部署"特性。现在很多新能源项目受限于场地条件,传统储能方案难以实施。而液流电池可以根据需要"见缝插针",这在寸土寸金的今天特别实用。 看着珠海"超G工厂"的生产线启动,我仿佛看到了中国储能的未来。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一场生产方式的革命。如果真能把度电成本降到两毛以下,那对新能源行业来说绝对是里程碑式的突破。政策东风下的储能行业
液流电池的尴尬与机遇
降本之路任重道远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打破区块链孤岛:XSwap如何重塑跨链流动性生态
- PayPal稳定币风波:SEC又在玩什么是证券的文字游戏吗?
- 这些暴富机会你抓住了吗?下一个财富密码就在眼前!
- Cosmos Hub三季度观察:ATOM价格下挫背后的转型阵痛
- 10月9日数字货币市场观察:BTC与ETH的关键点位分析
- 应用链:区块链可扩展性破局的关键拼图
- 在香港做链游生意,这些法律红线千万别踩!
- DeFi安全困局:当价格操纵成为合法套利,我们该如何破局?
- U卡大战:加密交易所为何都在抢这张通行证?
- 市场观察:铭文赛道火热依旧,这些项目值得关注
- 区块链架构的楼层划分:从底层基建到上层应用
- 数字资产崛起:一场正在重塑全球金融格局的革命
- AI赋能加密世界:三大潜力项目深度解析
- Starknet的代币革命:让区块链账户真正属于用户
- 深度解析:HIFI Finance的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深度解析Blast:Blur团队如何重新定义L2原生收益生态
- 市场警报:降息狂欢可能藏着致命陷阱
- 恐怖组织筹款新手段:加密货币成哈马斯隐形金库
- BNB Chain的热度与价格:一场耐人寻味的背离
- 沙漠中的金融革命:CamelPayment如何重塑阿联酋经济版图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