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太坊看以革命账户进化抽象从E钱包史
作为在加密领域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手,我不得不感叹:账户抽象(AA)可能是改变以太坊游戏规则的关键技术。每当有人问我"Web3怎样才能吸引十亿用户"时,我总是忍不住叹气——看看现在普通用户的操作流程吧!那个让人头疼的助记词,那些复杂的gas费支付,简直就是新用户劝退指南。
钱包体验的痛点与突破
记得我第一次教朋友使用MetaMask时的场景。他皱着眉头问我:"为什么我不能像用微信支付那样简单?"这个问题问得太到位了。现有的以太坊钱包体验存在几大硬伤:
- 那个24个单词的助记词,就像一把双刃剑。丢了它?恭喜你,资金永远找不回来了。- 每次交易都要准备ETH支付gas费,这不就相当于要先去银行换零钱才能用支付宝吗?- 想批量操作?抱歉,请一笔一笔来吧。
幸运的是,账户抽象正在改变这一切。想象一下,未来我们可以:使用无需助记词的智能钱包;用任何ERC20代币支付gas;通过社交好友恢复丢失的账户;像购物车结算一样批量处理交易。
账户类型的底层逻辑
在技术层面,以太坊其实早就埋下了伏笔。目前有两种账户类型:外部账户(EOA)和合约账户。简单来说,EOA就是你现在用的MetaMask钱包,由私钥控制;而合约账户则是由代码控制的智能合约。
这里有个有趣的细节:EOA可以向任何账户发起交易,而合约账户只能响应交易。这就像在现实世界中,只有人才能主动敲门,而智能合约就像自动售货机,只有你投币它才会工作。
以太坊的早期探索
2017年那会儿,我刚入行就遇到了一个棘手问题:为什么以太坊坚持使用ECDSA签名验证?当时的共识是:如果允许任意验证算法,矿工可能会被恶意交易淹没。想象一下,要是每个交易都需要矿工花10分钟验证,整个网络不就瘫痪了吗?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多重签名钱包的尴尬处境。明明是个好主意,却因为交易所不解析日志而难以普及。这让我想起一个真实案例:某项目方用多签钱包转了100ETH给交易所,结果交易所死活不认账,就因为他们的系统还在用老式的交易解析方式。
EIP进化之路
2018年的EIP-86和EIP-1014开启了账户抽象的序章。特别是CREATE2操作码,简直就是魔法——它允许你在合约部署前就确定其地址。这解决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没有ETH怎么部署合约?现在可以先往预定地址转ETH了!
与此同时,社区也没闲着。Gnosis Safe让我眼前一亮:多签、批量交易、ERC20支付gas,这不就是企业级需求吗?而Argent钱包则更像面向普通用户的产品,社交恢复功能简直太贴心了。
EIP-4337的绝妙设计
2022年提出的EIP-4337堪称神来之笔。它聪明地避开了共识层修改,通过UserOperation内存池和Bundler机制实现了账户抽象。这就像在现有的以太坊系统旁边建了个"VIP通道"。具体流程是:
1. 用户发送UserOperation到专用内存池2. Bundler收集并打包这些操作3. EntryPoint合约统一处理4. Paymaster负责gas费代付
这套设计最打动我的是它的灵活性。开发者可以自由实现各种验证逻辑,支持多签、社交恢复等功能,完全不用担心底层协议限制。
L2的新机遇
现在最令人兴奋的是L2的发展。像StarkNet这样的ZK Rollup天生就适合账户抽象。ArgentX在StarkNet上的表现就是个很好的例子。L2没有历史包袱,可以轻装上阵实现各种创新功能。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说:账户抽象的进程虽然缓慢,但方向是对的。从早期EIP的摸索,到社区解决方案的涌现,再到EIP-4337的成熟设计,每一步都在推动以太坊走向更友好的未来。或许用不了多久,"助记词焦虑症"就会成为历史,Web3才能真正迎来属于它的十亿用户时代。
(责任编辑:统计)
-
市场永远不缺戏剧性,以太坊最近的走势就像一部精彩的金融连续剧。经历前期的深度回调后,ETH/USDT这对欢喜冤家似乎正在上演一场精彩的多空对决。技术面:三浪反弹能否持续?说实话,当看到以太坊走出这个ABC三浪反弹结构时,我不禁想起了去年那段惊心动魄的行情。这次的情况有点意思:A浪从1540拉升到1590,B浪回调到1560附近,现在C浪正在试探1640的关键压力位。记得上周在咖啡厅和几位交易员朋友... ...[详细]
-
今天早上醒来就看到交易系统弹出止盈提醒,那种感觉真是美滋滋!在1783位置布局的ETH多单,精准命中1813目标位,轻松拿下30个点收益。这已经是这位新朋友跟我做的第二单了,昨天那单也稳稳获利38个点,两战两胜合计68点收益。说实话,看到投资者获得实实在在的利润,比我自己的交易赚钱还开心。这位朋友很聪明,在验证了我的交易策略后立即选择加大投入。我在这个圈子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深知市场变幻莫测,但只要... ...[详细]
-
今天早上我泡咖啡时刷到一条有趣的消息:以太坊核心开发团队终于放弃了在年底前完成Dencun升级的幻想。说实话,这个结果一点都不令人意外。还记得上个月Holešky测试网启动时就像我家楼下那家永远在装修的咖啡馆一样,总是比预期来得晚。一位化名Potuz的Prysm开发者在电话会议上直言不讳地说:"主网分叉?2023年?不可能的。"这番话让我想起了去年那次尴尬的家庭聚餐,所有人都知道事情会出问题,但就... ...[详细]
-
这个周末的以太坊行情,简直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样,死死地卡在1790美元附近不上不下。说实话,作为一个在币圈混迹多年的老韭菜,这种行情看得我都快睡着了。今早好不容易看到点希望,冲到了1812美元,结果又是老套路——冲高回落,现在又回到了1795美元附近晃悠。技术面分析:暗流涌动的窄幅震荡上周的那根带长上影线的大阳线确实挺唬人的,突破中轨压制后一度冲到1868美元,结果又被无情打压下来。这种走势让我想起... ...[详细]
-
说实话,在市场里摸爬滚打这些年,我越来越觉得投资就像在跳探戈——既要把握节奏,也要懂得进退。今天以太坊这波行情,恰好印证了这个道理。还记得早上在微博"李隆聊后市"里提醒大家的那句话吗?"抛压情绪正在聚集,反弹到1735上方果断做空"。当时有些朋友还半信半疑,毕竟谁不害怕错过潜在的上涨机会呢?但市场就是这么有趣,它总会给理性的人发糖吃。现在回头看看,这波空单从1735一路吃到1610附近,整整30多... ...[详细]
-
说起RUNE这个代币,它在上一轮牛市的表现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作为THORChain这个去中心化跨链基础设施的原生代币,它创造了惊人的涨幅,让不少早期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但是,投资不能只看过去的辉煌,现在就让我们用理性的眼光来分析一下: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明星项目"是否还能再创奇迹?项目本质:解决实际问题还是概念炒作?说实话,每次看到各种区块链项目,我都会先问自己一个最根本的问题:这个项目到底解决了... ...[详细]
-
宋超(SharkTeam联合创始人)微笑着环顾四周:"各位朋友下午好!能在2023上海区块链国际周与大家相聚,我倍感荣幸。今天我们要聊的是Web3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议题——安全与隐私。我们特别邀请了国内外顶尖安全企业的代表,一起来探讨这个关乎行业未来的话题。"行业现状:黎明前的摸索期BlockSec联合创始人周亚金推了推眼镜,语气温和却坚定:"说实话,Web3现在就像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就拿DeFi... ...[详细]
-
2023年10月加密货币市场全景扫描:美元黄金齐舞,中东战火牵动市场神经
最近的市场真是热闹非凡,美联储又给我们带来了"褐皮书"这道例牌菜。说实话,这份报告读起来就像一杯温吞水——美国经济在过去六周表现得"稳定适度",这话说得也太保守了。要知道,零售销售、制造业这些数据可都在喷火呢!不过美联储向来喜欢打太极,毕竟现在通胀这只老虎还没完全关进笼子里。全球经济:中美唱响"冰与火之歌"中国这边倒是有好消息。三季度4.9%的GDP增速让不少分析师松了口气,但房地产这把达摩克利斯... ...[详细]
-
最近金融市场真是让人捉摸不定。上周美联储按下暂停键后,市场还没来得及高兴,又被告知年底可能还要加息一次。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直接把美股打得抬不起头,美元反倒成了香饽饽。有意思的是,比特币这次表现得特别淡定,价格稳如泰山(现在稳定在26175美元左右)。不过这种平静反而让人心里发毛,就像暴风雨前的宁静一样。主流币集体"躺平",这几个小币种却在蠢蠢欲动看看前十大主流币的表现,最近一周都在5%-6%的范围... ...[详细]
-
香港在3月放了个大招,出台了全新的监管规则。说实话,这步子迈得比我想象的要大得多。新规明确表示,那些拿到牌照的交易平台如果想面向我们这些普通投资者提供服务,就必须严格挑选"靠谱"的虚拟货币。什么叫靠谱?简单来说就是要在至少两个权威指数榜单上挂上号的数字货币,而且其中还得有一个是传统金融圈里赫赫有名的指数机构发布的。最近让我眼前一亮的是汇丰银行的动作。作为香港金融界的老大哥,他们居然率先开放了虚拟资... ...[详细]